编者按:2008年1月,应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的邀请,国务院侨办九江华文教育基地——九江学院代表团访问了柬华理事总会和部分华校。杨启秋会长委托总会第一副会长兼秘书长蒙美连先生、副会长兼文教处处长杜瑞通先生、副会长罗世兴会见了九江学院华文基地办公室主任帅式毅,副主任王贤淼。双方就华文教育进行了友好而坦诚的交流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鉴于九江学院对柬埔寨华文教育及华校状况较为了解,且一直关注柬埔寨的华文教育事业,有着良好地基础。双方一致同意在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设立九江学院华文教育实习基地并开展多方面的实质性合作,柬华理事总会将每年接纳一定数量的九江学院应届毕业生赴柬实习。郭海燕同学便是九江学院文传学院赴柬埔寨金边立群中柬英文学校实习的第一位学生。让我们从郭海燕的叙述中走进她实习的生涯,走进柬埔寨。
北燕南飞
——记我在柬埔寨的实习生活
柬埔寨的首都金边,热带的这座城市终于开始进入它一年两季中的雨季,虽然正午的温度仍高达37摄氏度左右,但每天傍晚的阵雨总会及时的洗去暑热,用一个凉爽的黎明来迎接新的一天。
一晃来柬实习已满三个月,我所实习的华校也刚结束期中考。工作之余,仅将我作为九江学院08年毕业生首批来柬从事华文教育工作的短暂情况向母校作简单的介绍。
选择留下来
08年农历正月初三,我从飘着雪花的西安离家,初六下午在广州白云机场乘坐南航的CZ323班机途径两个多小时后到达目的地。下飞机前,在高空失重的微微眩晕中,听到一同前往的另一个同学说:“走,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好,我们下去。”我笑笑说。
我们所到华校的校长和主任等在金边机场热情的迎接了我们。从凉爽的机舱忽然置入当地29摄氏度的气温里,随后我不可避免的感冒,但在校长太太细心的照顾下很快康复,顺利开始了包括熟悉生活环境在内的工作。
像后来一位台湾商人说的,对于东南亚这个刚结束战争不到三十年的小国家来说,它本身没有什么不对,关键是你能否在这里适应和发展。无论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经济、教育等哪方面讲,都和国内相差很大,在种种不自觉的心理落差中,才发现我是这样的热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啊!
最后决定一个人留下来是在来柬的第三天,2月14号下午。透过车窗,我看到街市的小商滩摆放着稀疏的鲜花—浓浓的孤单和深深的想念虽然不可避免,但我想,用自己的心好好来感受这里热情的人们和这个国度的一角,这个世界也会因我而变得更加美丽,属于我每天的工作和成长也会同样会是充实和精彩。
有趣的课堂
华校新学期开课后,我被安排为一个60人中二上班(相当于国内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兼其他六门功课的科任老师。
这里华校的学生,上学全都是自备纯白色的上衣加深蓝色裤或裙作为校服,佩带整齐的校徽,加上不同于柬本地人的白芷皮肤,一个个都活泼可爱,也很有礼貌。他们的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压力,绝大多数学生中学毕业就去找工作,只有少数的会上大学或者直接出国深造。虽然学习压力不大,学的科目也相对单纯,不过许多学生都是同时读柬文、华文和英文等语言,一天内会来往于不同的学校间,所以学校上午和下午的课表完全相同,只是来听课的学生不同。
开学第一天,学生们对我这个国外来的新老师很欢迎,课前一些学生从三楼跑下来找我作“自我介绍”,很可爱。由于华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授课中我尽量注意语速和用词,可时常还是有理解上的问题,之后我发现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强,口语甚至比国内一般大学毕业生还自如一些,于是在课堂上就经常有了这样的情形:一个华文词语我多次讲解可他们还是听不明白,我就试着翻译成英文单词或句子讲出来,他们恍然大悟后再彼此用柬语讨论一番,才算相互“心知肚明”。有时他们想问我一个柬语意义的词用华语怎样讲,而我听不懂他们的柬语,这是英语就奇怪的充当了“媒介”。但有时,请假或节日祝福他们发给我的手机短信,却有夹杂着华文拼音的英文或者是柬文语法的华文,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此,适应之后,教学工作轻松顺利的展开。
世界小汇聚的金边
08年我大学毕业来到这座异域城市,来之后才知道了今年正是中国和柬埔寨建交五十周年。看到这里众多华人以及他们在这里的种种建设,才了解到中柬两国的友谊是这般深厚。作为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毕业生,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也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国际友谊色彩,虽是这样微不足道。于是我又多了一份责任心与自律感,努力做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
让我更新奇的是,昔日曾有“小巴黎”之称的这个金边市几乎是个世界的小缩影。中国城、中华美食一条街、火红的灯笼和春联、毛泽东大道、小香港、柬中友谊大桥等,自然到处都有华人的足迹;另外,法国街、日本桥、夏威夷客栈、金日成大街、纽约大酒店、戴高乐大道、新加坡发廊、韩国学校、瑞士客栈……总是背着超大旅行包的美国人大步穿行于大街小巷、黄昏的湄公河岸,浪漫的法国人品着酒饮坐成一条长街、Lucky超市里,又胖又矮的日本人,皮肤漆黑的非洲人、披着长纱的印度人、赤脚走路用头顶着货物的柬埔寨本土人……还有中午去学校的路上会撑着太阳伞的我,奇怪的是一眼望去总找不到第二个撑伞的人。
我看到在马路旁一棵大树下安家的五口人家,他们唯一的“财产”就是一辆捡破烂的车子,而马路墙外的另一侧,则是一排豪华典雅的私人别墅,大门外守着私人警察。我看到整天光脚在马路上乞讨的儿童,可我的班上有的学生则可以在五天假期里和父母飞往马来西亚度假,我做家教的那两个小孩子假日也会飞往香港游玩……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Club全是赌城,甚至在他们国会大厦外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国会是一座巨大豪华的Club,随处可见的寺院金碧辉煌,每家每户包括学校、商店、公司等都会烧香供奉的神位,让人不得不相信,一种宗教在一个社会里可以被这样深入人心的信奉。
感受着柬埔寨的别样风俗,让我渐渐喜欢上这个国度。到一个地方就喜欢一个地方,再多一分自信和坚强,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经不断的调节,现在我已经完全适应,又开始了像在九江学院一样充实而忙碌的每一天生活。
毕业了,不管是继续学习深造还是步入职场,我们都需要更加用心的奋斗。08年是个有太多意义的年份,祝愿一起毕业走出大学校门的同学们,在自我定位和社会跋涉中找到理想的交点,一点点抒写起美丽的未来。一路顺风,彼此加油!
走的时候,学校还在评估倒计时,许多地方也在新建中,我想,等我09年再回校时,茁壮成长中的母校一定另有一番美丽的景象,祝愿我在异国他乡想念的母校,不断发展壮大!(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B0541班 郭海燕 2008年5月写于柬埔寨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