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生机勃勃,教室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操场上学生们正奋力奔跑。坐在操场边的椅子上,看着忙碌而快乐的学生们,该校老师张岩松感慨良多,“我相信胡主席的来访一定会载入学校的百年校史。这是中华民族复兴和海外华侨学校振兴的契机”。
在横滨地区,除了张老师任职的“山手中华学校”外,还有一所华侨学校叫“横滨中华学院”。两所学校分别位居石川町车站南北两个出口附近。两所华侨学校都教授中文,用普通话授课,传承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文化,每逢母亲节的时候全体师生都会吟诵《游子吟》……
有着如此多相似点的两所学校却被历史的浪潮无情地分布在同一个车站的两旁,相距虽然不到5公里,但一分就是56年。
两校本是一家
在前往“山手中华学校”的途中,记者问路时发现,很多日本人都知道横滨有两所中华学校,但两所学校的具体区别,似乎也说不太清楚。已任教8年的张老师2005年编写了《中华学校百年校志》(下文简称为《校志》),他对学校的历史如数家珍。据他介绍,两所学校本是一家。
100年前,世界上第一所近代华侨学校就诞生于横滨。根据《校志》记载,1898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和康有为、梁启超的扶持下,横滨华侨集资兴建了华侨学校,命名为“中西学校”。开始只设小学部,后来增设了幼儿园和中学。校长和教师均从国内聘请,教材是老师们自己编写。当时的课程包括中文、英文、日文、数学、历史、地理等9门课程。在当时这一教学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后来其他东南亚国家纷纷效仿。
但学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经重重磨难。张老师告诉记者:“1923年关东大地震和1945年美军空袭横滨,中华学校都未能幸免。在日华侨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废墟上重建了华侨学校,并且开始用普通话授课。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战争期间,学校虽饱受日本政府欺压,华侨学校仍然挺了下来。”
缘起“学校事件”
1949年,新中国成立让众多在日华侨十分振奋。但那时日本政府还未与新中国建交,在日华侨也分为支持新中国和支持台湾当局两派,这直接影响了华侨学校的发展。1952年9月,“学校事件”爆发。当时,台湾国民党当局勾结日本警察,武力镇压了中华学校的爱国师生,中华学校被无端占领。
“那时学校共有800多名师生,其中支持新中国的600多名师生被赶出学校和中华街,不得不被迫分散在12处爱国华侨家里和店铺内办学,这样的流动教育持续了1年多。我们一直想回去。”张老师告诉记者,横滨华侨学校的分裂,也意味着华侨社会的分裂。
陈美凤今年已50多岁,当年读初二的她就体验了“流动教育”。“我的父母来自台湾,但都支持新中国。父母坚持让我去中华学校上学。可能那时父母的思想都比较进步吧。但那时的条件真的非常艰苦。”她说。
不能让孩子们没有校园。抱着这一信念,爱国华侨们又集资在横滨的山手地区购置了新的土地,成立了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由于新学校在山上,以前的学校在山下,这两所学校又被当地华侨称为“山上的”和“山下的”学校。
“我们一直都想重返山下的校园,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园。”张老师说,1952年后的几十年间,“山上的”老师们几次与山下谈判交涉,但均未达成一致。从1952年“学校事件”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间的30年间,是“山上的”学校最艰苦的时期。
遭遇不公待遇
几十年来,“山上的”和“山下的”学校均受到日本政府的歧视。日本政府一直没有给华侨学校、朝鲜学校合法办学资格,只将其视为“各种学校”。
“各种学校的意思就是和其他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差不多。”张老师解释。因此,以前学校的高中毕业生的学历得不到日本政府的认可,无法直接参加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必须要先转入日本高中再学一年。后来,在舆论压力下,日本政府被迫承认了华侨学校毕业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资格。
由于被认为是“各种学校”,所以“山手中华学校”在接受捐资时,捐款人也无法享受减免税的待遇。地方政府向学校提供的助学金也只有日本一般私立学校的1/6。
张老师告诉记者:“我们的资金来源一半要靠学费支持。每月3万日元左右(约合1980元人民币)。目前校方的资金比较困难。入学人数逐年递增,现在有447人。现有校园已经容不下更多的学生了。我们正计划重新购置地皮,修建新校园。”
与“山上的”校舍相比,“山下的”校舍要宽敞一些,学生人数却只有311人。目前,日本政府也只是将其认定为“各种学校”,“所以在争取日本政府的平等对待上,两所学校联合起来才更有力量,”张老师说,“近年来,两校之间就这一问题曾经商量过多次。”
双方交流加强
尽管如此,在2000年之前,两校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唐家良是20世纪90年代初“山上的”学校的毕业生。“我上学时,两所学校几乎互不往来,我就没有‘山下的’学校的朋友。虽然两所学校现在都有舞龙舞狮部,但前几年中华街举行庆典时,两个学校的学生表演肯定被错开,不会安排在同一天。”
唐家良曾经在学生时代去过一次“山下的”学校,“我偶然翻了一下他们用的教材,发现都是繁体字,很多不认识。我们学校的铃声是‘东方红’,而他们的铃声和日本学校的铃声一样。两所学校有很多不一样。”
然而,“山上的”和“山下的”学校并非完全没有交流。2001年两所学校合作重建了中华街的关帝庙,这也是两校交流的一个良好开端。此后,“山上的”学校还曾把教材送给过“山下的”学校。“但他们没有回赠我们。”张老师流露出些许遗憾。
目前,两校使用的教材完全不同。“山下的”学校的教材是台湾当局制定的,“山上的”学校用的是中国国务院侨办编写的教材。在老师配置方面,“山上的”学校老师均来自大陆,“山下的”则来自台湾。
虽然张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两校的交流还有很多不便透露的地方,但记者通过其他渠道也了解到了一些交流的细节。
唐家良告诉记者,5月3日横滨中华街举行欢庆仪式时,两所学校的舞狮舞龙部首次同台亮相共同表演,“我听到这个消息惊讶极了,在以前完全不可能啊!是不是这也和大陆台湾最近关系缓和有关呢?”他说。
唐家良上学的时候,班里没有来自台湾的同学。但现在把孩子送往“山上的”学校的台湾家长开始增多。在和一位来自台湾的家长聊天时,她告诉记者:“以前我是送孩子去‘山上的’学校的。后来搬家,才把孩子转到山下。我觉得两所学校的教学水平都很高,管理也都很严格。”
期待重新融合
目前在日本,中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日本家长也愿意把孩子送到华侨学校。由于报名人数多,曾出现过家长连夜排队的盛况。在日华侨学校的整体繁荣会不会也带动“山下的”“山上的”学校的融合呢?
一名在关帝庙工作的日本家长说:“我现在把孩子送到‘山上的’学校,因为想让孩子学习简体字。今后两所学校合并成一所肯定还面临很多困难,但我希望能有那么一天。那时候,我们家长也不必为送孩子去哪所学校伤脑筋了。”
这位家长的话也许代表了部分家长选择学校时的苦恼。横滨华侨总会会长曾德深则从祖国统一的角度看待两所学校的统一问题。曾会长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横滨中华学校自1952年分裂以来,并立已有半个世纪。这是因为祖国尚未统一的缘故。祖国不统一,我们的学校也不能统一吗?我觉得不见得如此。我们有条件也可能走在祖国统一之前。因为华侨之间不存在地理上的台湾海峡,日常交往阻碍少,比较容易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以存小异求大同的精神坚持下去。学校统一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这次四川大地震也把两所学校师生的心连在了一起。“山下的”中华学院的老师表示:“面对天灾,我们也要尽一份力。”
目前,除了横滨的两所学校外,在东京、大阪、神户还各有一所华侨学校,其中东京、大阪和横滨中华学院都是由台湾当局控制,校长从台湾直接委派。“从2001年开始,5所华侨学校之间已开始慢慢交流了,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尤其是马英九上台后,我们相信,这种交流、团结和融合还会继续。”张老师说。(郭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