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是我国最重要的周边地区之一。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作为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开始起步,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迅速发展,双方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展。中国与东盟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了多层次和多方位的合作框架和机制。2007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到2025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5.9%,提前三年实现双方领导人提出的贸易目标。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双方相互投资与日俱增,科技、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合作日益拓展。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宣布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东盟与中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正式启动。2004年11月双方签署《货物贸易协议》,2005年7月双方的货物贸易降税计划正式启动。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包含了教育领域的开放与合作。
随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东盟各国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加上相近的文化背景和较低的学费、生活费,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东盟各国学生来华求学。另一方面,由于东盟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受西方国家影响较大,与英美高校联系密切,教育体制完善,英文教育水平较高,已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当地留学深造。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友好时期。从实际需要出发,中国——东盟逐步创立了包括领导人会议、9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合作框架,一整套开展经济合作的机制已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形成。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框架和机制也随之日益健全,如2002年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各缔约方同意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五个优先领域之一加强合作;2004年《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中,“教育合作”与“公共卫生、科技、文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地方政府合作及民间交流、环保、媒体合作”等并列,成为其中的一项内容;2006年《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指出,“中国——东盟的重点合作领域已由5个扩大到10个,这些领域包括:农业、信息通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双向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同时提到,“我们同意加强社会文化合作,鼓励扩大双方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东盟承诺“教育服务”的有5个国家: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差异规则推动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不断加强,如泰国汉语教学发展迅猛,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已由2003年的242所增加到目前的近2000所,学习汉语的人数约40万,现有12所孔子学院,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早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些高校就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展了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这种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家与中国已建立良好的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双方互派教师与留学生来往频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东盟教育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将日益深入。双方高校将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师资、教学和管理上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为我国高校提供一个平台,加快培养适应开拓东盟市场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