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教资讯 | 师资培训 | 华文教材 | 网上课堂 | 中华文化 | 寻根之旅 | 教学园地 | 资源中心 | 基金会 | 华教社区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华教资讯 / 华教新闻
中西教育的文化冲突凸显 加华裔教育子女陷两难
 
2008年07月28日
 
  据加拿大《星星生活》报道,那些在中青年时期移居海外,自认为已经定型的移民们,只有面对自己尚未成年或者呱呱坠地的孩子时,才会联想到中西文化间的冲突──这个混沌地带彰显他们的自身处境。无疑,华裔移民的教育更多时候可能是中国式的,关于孩子将来的种种愿望中,那隐而不宣的是,希望他们成为一颗喜欢适合并属于加国土地的中国树。但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否可能在自己的想象及掌握之内……

  中国话&方块字

  “孩子中国话说的怎么样,读写是不是真的很难了。”见到孩子,总要问上这么一句。这个如若生养在中国,就根本不需要关心的事情。但在加拿大,孩子们学说中国话是关乎感情,还是仅仅作为工具?

  人物:Peter,男,36岁,来加拿大5年,儿子8岁。

  “怎么都没有想到,说中国话这事成了一件需要特别关注的事。孩子登陆的时候3岁,话已经说的挺好,在家里吧,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很自然的和他说中国话。后来,不知不觉,自己说话也开始不利落了。想到一个词,不知道怎么用中国话来表达,倒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英文。大脑把英文给选择了出来,让我们觉得这样表达才能确切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而对方也能准确的了解自己的感受,而那个对方也是一个中国人。我们开始在家里半中半英地讲话,也没有觉得什么不自然。直到有一天。”

  那天,他现在还记得挺清楚。但清楚的不是那些话,而是他竟然有一些没有听懂。“当时真的有些把我吓坏了,突然间觉得孩子提前长大似的。文化代沟,不能沟通,两个世界等等的词语涌上头脑。曾经我们还为他那些滑稽的中国话而觉得好玩,现在他竟然已经不说了。我们才警觉自己也时常不说中国话了,也时常提笔忘字,忘记中国字怎么写。”

  接下来的决定,就是马上报一个周末的中文班。“除此之外,晚饭之后,我们一起和孩子学中文,竟也拿起了教拼音的书本。想想,现在学中文的方法就像是我们在国内学英文一样,根本不是一个能学好语言的方法。可是,不管怎么说也是强化一下。我和老婆也达成共识,在家里不讲英文,让孩子尽量用中文表达。而我们在他生日或者节日的时候写中文贺卡给他。”

  但在这个教育问题上,也曾经受到孩子小小的抵制和一个朋友的质疑。中文这样的教法,充其量也就是中国一个文盲的说话水平。”

  “是啊,读很难,写一篇比较像样的作文就不用说了。等以后孩子觉得对中文有兴趣再自己学不难,而我们中国人家庭又有语言环境。说到底,我们在这里学会说并不难,很多老外经过学习都会说,但要他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那就不容易。这个不容易无论对外国人还是生活在外国的中国人都是一样。”

  “不管怎么样,大多数人心里还是想让孩子能说流利的中文,要是能读报纸能写文章就最好了。或许,真的,中国、中国话、中国菜只有出国之后才成了自己的标志物。想着自己孩子以后只能和自己讲英语,怎么就不如乡音听着亲切。”他说这中文还是要学下去,没有什么需要探讨的,倒是方式方法需要有些讨论。

  “我也决定学习一个朋友的经验,与其填鸭式的学习中文,不如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文化比较有趣。我觉得加拿大很鼓励多元文化,经常有一些多元文化节啊展览什么的。很生动,孩子也喜欢。当然,有机会,带孩子回国看看更好了。”

  华人圈子&外国朋友

  “你说,要是我们孩子以后嫁个黑人……”这无关乎种族问题。移民经年,她的交际圈也是华人。有的时候不是不能扩大,而是有些不愿。“和华人在一起还是舒服些,说一些方言,话题能聊得很开表达的很酣畅淋漓。”而孩子们呢?

  人物:Jane,女,39岁,来加拿大6年,女儿11岁。

  “刚登陆不久,孩子就要送小学。那个时候的混乱真的还记忆犹新。就是选校的事情,当然还牵涉到搬家的事情。上什么学校是按照住址划分的,要上好学校就得住到相应的区域去。在这个问题上我和老公有些分歧。我觉得我们现在生活要紧,上班的事情还是重要,孩子上学哪里都可以,这里的学校都还不错。我们家附近就有一个小学,也去看过,感觉挺好,老师都很和善。”

  “然而老公不这样想,他说我们这个区印巴人比较多,我说你到加拿大还搞起种族歧视来了。整天说白人歧视中国人,这中国人还歧视黑人印巴人。真的很不应该。然而,他说的一句话,似乎玩笑的话却让我楞了半天。他说女儿以后嫁个黑人你同意不。我冲口而出说不同意。他笑着问我,为什么不同意?你也搞歧视?不是不是,我当时真的被他给问住了。”

  “他说的对我来说很深奥。他说这是一种认同。就像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血缘超乎物理生理的而成为心理感情的。移民总是为身份啊归属啊感到些微困惑,因为有些认同只有在成长的文化圈子里才有共鸣。他想给孩子一个华人的圈子。虽然,我们觉得这样有些自私。但我们当时这样想,在国外,外国圈子不用担心,孩子一定有超乎你想象的外国朋友,只是华人圈子需要家长的营造。可能我们有些老旧,还真希望女儿以后嫁个华人,这样和女婿还有亲家也好沟通一些。或许,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有大家庭的想法。”

  他们知道,好学校吸引华人,而华人多了,学校的排名就更好些,因为华人比较重视教育,放学后的时间也抓的紧。

  “孩子之间也能有一个好的互动吧。也不知道是不是作为移民比较没有安全感,对于孩子课业已经各方面的表现还是很在意的。我们给女儿选择了很多中国移民推荐的好小学,搬家到了附近。心里还真觉得很满意。可是现在问题又来了。和几个朋友聊天,他们来的时间比较长,有的孩子也比较大了。他们说有些如果让他们重新选,他们不会和华人扎堆。说只是让自己觉得舒服了,没有估计孩子的发展。现在孩子还是交往华人朋友多,在学校也是喜欢和中国人一起聊天,虽然他们在一起说的都是英语。”

  “说实话,我们作为第一代移民,很难融入当地的文化,那种游离的尴尬的感觉不好受,真的很想自己的孩子能够融入这里,对这里有归属感。不想让他们再经受我们经受过的文化阵痛,而多一些游刃有余自由自在。”无论处于私心还是心理上的惯性,她还是选择留在华人多的社区。“可能这根本不能改变她的交际圈子,只是想她能多认识些中国人,而我们也能有更多的中国朋友,多一些彼此之间的活动,多说说俺那旮答的话儿。”

  推动督促&顺其自然

  人物:Nancy,女,40岁,来加拿大4年,女儿16岁。

  “我觉得我自己啊,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我是一个好妈妈,虽然这个孩子眼中的好对我仍旧是有些挣扎的。但可能就不是一个好老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这里,我都是很督促我老公的。给他找学习进修,报读课程,找寻职位。他是一个很容易满足并享受生活的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少闹矛盾,但最后还是比较愿意听从我的意见,给自己加班加点的读书和工作。坦白说,我觉得自己这样的推动也没有什么不对,现在的生活压力和竞争都这么大,怎么可以不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她对着自己的日记本念着,似乎还在使劲地思考着。

  “她说,这些想法都是资源匮乏、恶性竞争之下产生的消极人生观。因为自己这些行为的背后是极度的不安全感和对生活的恐惧。一个不能用身心享受生活的人,以为是自己推动并设计的生活,实际上是被动疲累地。生活不是一个个遥远而严肃的目标,而是身边活泼生趣的人与事。”她条理清楚的讲着,却在说到女儿问题的时候卡壳了。

  “来到加拿大之后,在对她的教育上,我有很大的失败感。在中国的时候,除了上学,我给她安排了很多的课外辅导。她的课业成绩是中上等,我觉得推动一下可以开发更多的潜力。每天放学就玩,晚上九点就睡,那怎么可能比别人强。对,是有那些玩着也学的很好的孩子,但那是特例,不能最为教育方式推广吧。”

  “那个时候,或许她也是还小吧,也比较的配合。我知道她挺辛苦,做母亲的哪里有不心疼的,但为了她的将来我还是要不断地敦促她。至今我还很自豪她取得的成绩,画画和乐器啊都在市里得了奖的。上小学还跳级了,11岁就上到市里的重点中学。可是到了这里她就是玩,玩的倒挺在行,也说大学录取的时候很重视全面的发展。我说是啊,那哈佛、牛津的不是这样玩就玩去的吧。”她说她有名校情节。

  “在加拿大,上个多伦多大学什么的,就跟在中国上个本地一般大学一样吧。对于中国孩子都没有什么难度。据我所知,我周围的中国孩子全部都在多大或者滑铁卢这些加拿大名校。也有一些家长推动督促一下上到哈佛什么的,真的很棒。我觉得推动一下,能上到世界名校有什么不好,人生整个不一样了。”

  “可是孩子就不这样想,她说顺其自然最好。我真的说不过她。不是说高中阶段的成绩很重要嘛。我想给她报读几个辅导的课程,强化一下学习,她不愿意去。她强调什么乐趣,我说那是已经成功的人说的,过程都是辛苦的,不是玩出来的。”

  和很多移民父母有同感。知道中国的教育方式过于严苛,而西方的,似乎又太儿戏了。“女儿说,西方的更加适合人性。我说她知道什么,如果你能更好的学习,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你就能成为比你现在更出色的人,为什么不呢?”

  受访者所说或者未说的可能真的只是第一代移民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两难。因为教育者属于的,以及被教育者即将奔赴的是两个国家和两种文明,他们有不同的历史记忆,甚至那些惹人发笑的方式。

附件:
 
【来源: 中新网】
 相关报道:


最新主题
最新群组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7-2008 www.hwj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07911号
中国华文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