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闭幕的第三届孔子学院大会上,全球孔子学院中外方的院长们普遍认为:应当拓宽渠道,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培养各国本土汉语教师,可缓解国家汉办派出汉语教师不足的状况并有效提升各学院办学水平。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迅猛发展,汉语教师不足成为影响各孔子学院办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孔子学院院长表示,派出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对各国本地教育缺乏了解,许多志愿者并不是师范类专业毕业,本身对教育也不是很专业,而且志愿者服务期限是一年,时间比较短。因此培养本土汉语教师迫在眉睫,虽然许多孔子学院也开展面对本地人的汉语教师培训,但是短期的培训并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马时介绍,在泰国小学也开设汉语课程,非常需要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师范专业学生。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认为: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解决海外汉语教师短缺问题。许多院长还认为,可以适当考虑在来华留学生的课程当中增设一些教师教育类课程,虽然他们回国后不一定会去做汉语教师,但是至少使他有机会成为一个汉语教师,也可以考虑在中国的普通本科教育当中增设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认证,学生拿到资格证书,可以申请去海外教学。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