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雷”……这些新兴的网络词汇,一夜之间蹿红,大街小巷似乎都可见到这些字眼,然而对于非中文世界的国家来说,理解这些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加坡联合早报网3月28日登载文章,就新加坡近日发起的新一轮讲华语运动发表评论,称学华文不是难,是有趣。文章说华文是生动活泼的语言,现代人学华文,不仅要在生活中多听多观察,也要上华文网多吸收。
文章摘录如下:
学华文难吗?好像有点难,我是靠华文吃饭的,还是常会碰到不懂的字或词汇。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新鲜词汇很快就会通过博客、报纸和电视等媒体冲破中文世界的国家疆域,而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想躲都躲不掉。如不久前出现的“山寨”一词,有点江湖味,让人想到《水浒传》,想到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想到开黑店坑人的坏蛋。
又如最近在早报中国新闻版的一则报道中,便又学到了一个新的词语“雷人”,这个词顾名很难思义。据说是网络上继“山寨”之后另一最爆红的用语,我好奇的上网去考察了一下,才了解到“雷人”这个词还真的不简单,根据网上得到的定义是:
在现代的网络语言中,“雷”就是对那些离谱得无法接受的事情感到震惊,有如被雷击中的感觉。“雷”是指不喜欢,“雷人”就是形象的说这个东西或事情让人很无语,感觉就象被雷炸到一样。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雷过一样。被雷到或者看了雷文,简单讲就是踩到地雷的意思。
简单两个字竟也引申出这么多意思,网民也的确是很多事。
最近到上海度假几天期间,在好多处食阁的墙上饮料价格表上看到“一听”这个字眼,打听之下,才知道“一听”就是“一罐”,是上海话,上海人的普通话里也把一罐说成“一听”。
三天前的晚上从上海飞回来,在浦东机场的候机室里,碰到为数二三十人的上海少年学生,想必是来新加坡进行交流活动的。这群活泼的小孩子讲的是标准动听的普通话,完全没听到教师和他们,以及他们之间说上半句上海话。一大群“小上海”在一起,而能不用上海话沟通,这也应该是挺有意思的,因为印象中上海人一向是对上海话高度自豪的。我从他们身上体会到的是,上海话、普通话对他们来说没有所谓方言和华语之争。
3月27日,新加坡报章开始出现华语运动的第一则宣传广告,给读者出了一道题:在中国大陆,普通话中的“土豆”一词,一般指的是什么?
这个不是什么IQ问题,考的是常识,就像我们这里所说的“黄梨”,在大陆和台湾变成“凤梨”,在香港又称为“波萝”。
新加坡人把去上班、去工作,说成是“做工”,以前曾听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说,新加坡人都说“做工”,还以为这里的人都是下田做劳动的农夫或是乡下人。新加坡的华语保持一些本地特色,无可厚非。语言本来就是有生命力的,而且在不同的时空下起变化,就像现在在大陆上很火的“雷人”一词可能只有短暂生命力,但也可能是一直火下去,甚至最终正式“入籍”到词典里也说不定。
中国地域广大,方言复杂,幸好有统一的文字,汉字也使得不同方言之间保持很大程度的共通性。华语运动在新加坡已进入第30个年头,可以说是新加坡“最牛”的社会运动,但始终有人要争论说方言才是他们的母语,华语不是。这样的声音在今时今地显得毫无意义,大多数的华族家庭转为英语家庭是个不必看官方数据也可以觉察得到的趋势,说方言是他们的母语的人,并不会弃英语而用方言作为家庭用语。
推广华语理事会主席林少芬说,今年运动锁定的目标是两类人,“一类是在双语教育制度下成长的工作人士及大专学生;另一类是有兴趣更深一层了解中华语文文化的华族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这个目标的针对性是正确的,从性质上来看,这两类人本来就是会讲华语的,第一类是,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便把华语一点一点的还给了老师,会讲而没有机会讲或是不愿意讲,最后华语只剩下一丁点;第二类人,基本上是因工作的需要、或因个人的心灵境界的成长,而重新发现华语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也有一个角色可扮演,那些来新求学、或受训、或工作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来到新加坡固然有很多机会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在新加坡的大环境下,可能使得他们觉得在新加坡讲华语并不那么重要,对他们更重要的是,跟新加坡人学习英语,这不也是融入本地社会的一个途径?
让那些华语水平有待提高的年轻一代也有机会跟他们练习华语,多认识一些更有深度的华语词汇,这也算是新移民可以作出的贡献。新移民若是一下子就变得“新加坡化”,比“新加坡人还新加坡人”,对他们自己,对新加坡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总之,学华文难吗?什么“雷人”、“一听”,什么“土豆”、“地瓜”,这不是难,是有趣!华文本来就是生动活泼的语言,现代人学华文,不只要在生活中多听多观察,也应该上华文网多吸收,不信的话可以看看这则网络上的“雷人”短信:
士兵问连长:作战时踩到了地雷咋办?
连长说:还能咋办?踩坏了照价赔偿!(严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