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宽容的环境留住人才,产业规划要科学,泉州还可以大力发展华文教育产业。”6月16日,丁学良教授在华大讲堂上为泉州发展经济、打造城市综合竞争力支招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以宽容环境吸引人才
丁学良以美国学者研究美国36个大中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成果为例介绍称:一座城市要保持长期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引进和应用好的技术,有一批专业人才,具备宽容的环境。
在他看来,第一个条件比较容易做到,但是专业人才是“难缠、难管、易外流”的特殊群体,每座城市都存在人才流进与外流双向交流,要实现具有长期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必须是流进人才超过外流人才,在美国36个大中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往往是在储备专业人才方面做得最好的。丁学良认为,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宽容的环境。要想吸引人才、长期留住人才,并让人才发挥聪明才智,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离不开一个内涵丰富的宽容环境。而宽容环境的营造,讲得更多的是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作用。其中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是否容纳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多种生活方式,雇佣制度是否透明,住房销售方面是否存在歧视等等。
在丁学良的记忆中,泉州历史上是一座闻名的港口城市,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大量人口,多种宗教、多种文化和平共处,这都表明泉州历史具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资金和人才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在海西建设大潮中,泉州应该认真总结历史和经验,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和人才。
华文教育产业潜力大
“留学教育一年给英国创造150亿英镑的收入,美国则至少是500亿美元,我们的华文教育产业蛋糕甚至还更大,华文教育是一座富矿!”受聘为华侨大学客座教授的丁学良认为,泉州应该打好“华大牌”,发挥华侨大学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华文教育产业,辐射东南亚,甚至更多国家。
他认为,华文教育是指对中国人与外国人进行中华语言、文化、宗教、民俗、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教育。据其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东南亚经济腾飞及世界其他地区华人在经济领域的卓越表现,华文的经济功能日趋明显;华人企业文化,华人的经营理念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商道”及其他管理理论、经济理论被重视、学习借鉴,华文教育迎来了发展好时机。
繁荣的华文教育产业将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来到泉州学习,不仅学习汉语,更是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完全可能留在泉州,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一旦华文传播进一步扩大,华文教育可能大规模产业化,这将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华文传播越广越有利于减少熟悉华文之间经济体的交易成本,从而间接地拓展泉州产品的海外市场,尤其是与泉州有更多渊源的东南亚市场。(邱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