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4日发表文章称,对中国了解的增加,并非仅仅是华文学习、华文教育的课题,而是在整体教育层面推动对中国课题的认知和理解。文章说,新加坡对中国的观察,因为通识课程、双文化课程、浸濡计划、短期培训计划等等的持续实施和推广,参与人数日多,影响层面日广,对中国的认识程度也比以往深入、多元。
文章摘录如下:
一年多前,应邀到德明政府中学给高中部同学做有关中国社会的演讲。歆颖是高二的学生,在问答阶段积极发问,华语口音听起来很像台湾来的,其实她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女生。几个月后,歆颖发来一封电邮,要跟我讨论她正在撰写的小论文《中国软实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走向国际》。
今年3月,歆颖告诉我,她已经申请了北京大学,希望能够去那里留学。她说之前曾经考虑了一段时间,听了讲座后更坚定了要去中国留学的信心。能够在年轻人决定人生道路时尽点绵力,是很让人愉悦的事情。
歆颖的申请获得了成功,获颁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奖学金,9月就将到北大双修中文和国际关系。而德明政府中学今年共有10多位学生,分别获得公共服务委员会、教育部或社青体部的奖学金,即将赴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留学。
德明政府中学的情况显示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趋势:新加坡的年轻学子对中国的兴趣、了解,以及愿意选择中国因素作为未来职业和理想的组成部分,这种意愿和动力越来越强。作为独立国家,新加坡有关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课程,其普及面、层次、力度,已经远超过不少的国家。目前,新加坡的小学都有中国浸濡课程,在中学和初院有中国通识或双文化课程,在大学有当代中国的硕士学位课程。与此同时,在社会体系的继续培训中,南大孔子学院和中华总商会管理学院都有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文凭课程。这既体现了涵盖的层面和广度,也显示了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强劲需求。
开办中国通识课程的义顺初级学院,去年2月主办首届研讨会探讨中国政治课题,今年的第二届研讨会,则邀请全国开设“中国通识”和双文化课程的初院和高中,让学生提交中国课题的研究论文,最终选出最优秀的五篇,进行现场呈现。义初的学生还和中国重点高中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研讨有关中国的重要课题。
在我应邀参与评选优秀论文的过程中,细细品读学生虽偶有稚嫩但显然经过磨砺的论述,感觉学生们对中国课题的观察、认识和探索,较以往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虽然距离规范的学术论文标准还欠火候,但学生热忱搜集资料、积极思考探究而完成论文,我所看到的是这种场景形成的一个气场,学生既能够从多元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复杂,也可以不断地拥有表达观察、切磋观点的机会。
在这种趋势前,人们也应该留意到:对中国了解的增加,并非仅仅是华文学习、华文教育的课题,而是在整体教育层面推动对中国课题的认知和理解。“中国通识”课程以英文修读的每年就有600多人,远远超过以华文修读的学生数量,正体现对中国课题的高关注度,而不是基于华文学习的热情。义顺初院规划明年举行双语的研讨会,也为英文修读的学生创造讨论的平台。
因此,新加坡对中国的观察,因为通识课程、双文化课程、浸濡计划、短期培训计划等等的持续实施和推广,参与人数日多,影响层面日广,对中国的认识程度也比以往深入、多元。这些,既与中国发展过程中不断派官员到新加坡学习构成有趣的互动,反过来亦激发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新加坡的优势与未来发展的推动力。
能够去中国留学的,往往是结合了对中国元素的向往以及华文学习的热情。毕竟,在中国的大学学习,需要一定的华文基础。在这类人才不断增加的同时,也有必要同时思考如何为纯粹英文源流的学生继续创造可以接触中国、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这其中有华文能力弱的华族学生,也有非华族的学生。比如,在以英文修读“中国通识”之后,能够有什么样的机制和方式,确保这些对中国元素有兴趣的人才,不至于像原先修读华文科的学生们一样,在大学教育和实际工作中,削弱了原先的积累?(周兆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