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暨南大学于广州重建五十周年和复办三十周年的时刻,暨南人也迎来了一位曾为该校重建与复办鞠躬尽瘁的重要人物的百年诞辰。他就是廖承志先生。暨大校长胡军教授不无感慨地说,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无尽的缘分。
直到今天,暨大师生依然深深怀念这位浑身洋溢着人格魅力的暨南大学原董事会董事长。“暨南大学办学目的是接纳海外的炎黄子孙,让大家共沐中华文化!”廖公常挂在嘴边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依然在回荡在暨南人的耳际。
廖承志是中共的一位重要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主持国家侨务工作。他十分关心华侨高等教育,大力支持“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和复办。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八三年,是他与暨南大学紧密相连的二十五年。这段时期,暨大经历了重建、停办再复办时期。作为董事长,廖承志为暨大奔走呼号,耗尽心血。
一九五八年,经国务院批准,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廖承志时任中侨委主任,当即拨专款人民币一百万元资助。他还身体力行关心暨大的发展,多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办学规模、方针和科目设置提出指导意见。
文革时期,暨大被迫停办。一九七八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暨大。暨大复办,首先面临的是校舍问题。当时,第一军医大学使用了原暨大校舍。有人提议让暨大另外置地建校舍。廖承志坚决不同意,他说:“暨大要在原址复办,才有价值。”廖承志向邓小平汇报了情况。当年二三月间,廖承志与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分别召开有关解决暨大校舍问题的专门会议,决定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在三年内逐步把校舍归还暨大,以支持暨大复办。
在复办过程中,廖承志亲自抓校舍和规划问题。他提出兴办医学院和华侨医院,在他的倡议、支持下,来自中国各地的近三百名讲师或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疗骨干支援了暨大医学院、华侨医院的创办,使暨大医学院和华侨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
廖承志对侨生的关怀细致入微。针对暨大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较多的情况,他指出:“华侨、港澳学生在各方面都同国内学生不同,有其特殊的地方,不能简单化,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正确地、耐心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工作,使学生好像在家里一样感到温暖。”
“我认为他是暨大复办最大的功臣。”如今已年届一百零五岁的暨南大学原副校长王越忆及当年与廖公的交往,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廖公的贡献有三:第一,暨大在文革期间被关掉,如果没有他的鼎力支持,暨大要恢复很不容易;第二,暨大办医学院,廖承志也起了很大作用;第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声望,动员香港爱国商人为暨大捐款。”
“廖承志的名字与暨大广州时期的历史紧密相连。”暨大老领导、“校史专家”马兴中说道,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廖公热情关心、鼎力支持暨大重建。一九七八年暨大复办,他更是躬亲其事,殚精竭虑,周密筹划,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当年复办,当年招生开学 。他还亲自领导制定暨大宏伟的远景发展规划,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廖公的人格魅力也深深感染了那些关心支持暨大发展的海外侨胞。在暨大校董会工作的叶虹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当年暨大复办时就任第一届董事会的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生及其子、暨大校友总会会长马友恒,香港南华表壳厂董事长赵广等校董一提起“廖公”,无不被他谈吐文雅、含蓄幽默的言行所折服,被他平易近人的品格以及被他心中时刻装着侨胞的精神所感动。
廖公的嘉德懿行不断激励着后来者。“他对华侨医院的贡献是那么重大,对办好医院的指示是那么具体,当年有关他创办医院的文件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华侨医院现任院长黄力表示:“将医院办好,把接力棒接好,就是对廖公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