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侨务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华侨大学创办者和首任校长廖承志诞辰一百周年的前夕,华侨大学现任校长吴承业教授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披露的几件事,让后人对廖公的威望和人格魅力深感钦佩。
“要有冲凉间,要建好房子”
一九六0年,国务院批准廖公创办华侨大学的提议时,正值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处于困境的严峻时期。但熟悉华侨生活习惯的廖公指示,要为华侨学生和教师创造最好的学习、教书、生活环境。
现在仍然矗立在秋中湖畔的四号、五号两栋石构造学生宿舍楼,虽然已显陈旧,但在六十年代初就设有“冲凉间”却是少有的。当时廖公知道华侨都有“冲凉(洗澡)”的习惯,就亲自改动了最初的设计,使每个宿舍都有“冲凉间”。
在建设要给教师住的六号楼时,廖公特批用外汇从香港购买钢材,做成钢门窗。“要为教师提供最好的房子”,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足见廖公的细心、胆略和远见。
“许先生,一切拜托了”
在华大校史上,许东亮先生是又一位杰出的贡献者。这位东南亚著名的侨领,在华侨大学复办后,担任该校第一至五任首席副董事长,直至今年以九十四岁高龄辞世。而许先生生前说,这是缘于廖公的“临终托付”。
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廖承志当选为政治局委员。虽然身居高位,国务繁忙,但他依然放心不下华侨大学。许老曾回忆:“那是廖公生前我最后一次见到他。那次开完会合影后,人慢慢走散,廖公把我拉到一个小房间,两人长久紧紧握手无语相望,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复办华大,当务之急就是资金紧缺,廖公深情地重重地说了一句话:‘许先生,一切拜托了’。我只是点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为了完成这一“托付”,许先生也将自己的一生与华侨大学紧紧连在了一起。廖公的威望与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邓大姐改题字
吴承业校长首次披露:一九九O年,华侨大学在秋中湖畔为廖公塑造一座铜像,请邓颖超题字。一九九四年,邓大姐指派原教育部的一名副部长到华侨大学调研时,要专门到廖公铜像前看看题字,因为她印象中“廖”字好象写得不规范。当年,邓大姐又非常认真地改写了题字,就是现在廖公铜像的题字。吴校长说,这既体现了邓大姐科学严谨的作风,又从侧面透露出周总理一家与廖公的情谊。
池田大作先生的情结
池田大作先生是中日帮交的民间推动者之一,当年正是廖公代表周总理邀请池田先生访华,周总理抱病亲切接见了他。从此,廖公与池田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二OO三年,当池田大作先生得知廖公担任了二十三年校长的华侨大学还“存在”时,兴奋不已。此后他三次邀请吴承业校长到自己任校长的日本创价大学访问、讲学,并授予吴校长“名誉博士”头衔。“其实,池田先生是用对后任校长的友谊来体现对廖公的尊敬和情谊”。(林永传 黄瑶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