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平老师,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他一辈子与华文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生的华文情节就是一代印尼华文教育工作者的缩影。从学校毕业出来,黄老师就开始教崇文中学,1964年开始,一切华文教育被禁止,学校被关闭,先生曾经苦闷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受学生苏用发先生的邀请,就到苏钢集团工作,但一直念念不忘华文教育,业余时间也带过家教,当1999年华文被解冻的时候,黄世平老师就从新走到了华文教育的第一线,当亚洲国际友好学院诞生的当即,黄老师重新有了新的舞台,所以他对华文教育有种非常亲切感,每逢见到黄老师,他脸上总是有淡淡的微笑,话语非常的和蔼可亲,他对印尼的华文教育事业了如指掌。
平时黄老师比较忙,一方面,他是苏北华文教育促进会的主席,华文教育的复苏,使他如沐春风,满心欢喜;另一方面,他主管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的对外事务联络,此事黄老师非常开心。同时,他还负责者学院上上下下的教育教学的服务工作,华文函授工作,文稿审阅工作,等等。每次见到黄老师,他都是忙碌的身影,好多次礼拜天,我见到他,问他礼拜天怎么也不休息时,他总是笑笑说,“在家里闲着没有事情,我就来了学院,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说起中国之行,早在10月份的时候,他就说要到中国开会,现在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说起成都之行,先生比较激动。他看到了华文教育的春天。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上午,第一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在中国成都开幕。此次大会的主题报告是倡议海峡两岸求同存异,在华文教育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华文教育事业大发展,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在致辞中说,随着国力增强,当前是发展海外华文教育难得的机遇,广大侨胞对华文教育的需求比过去更迫切,发展海外华文教育的热情也更加高涨。会议期间,来自35个国家地区的400多位代表,将把这星星之火带到五湖四海,华文教育的明天会更加明媚,阳光会更加灿烂。
到北京汉办和侨办,到暨大和广东侨办的感受。问起到北京之行的感受,黄老师第一句话就是,“我很高兴,我的一些建议被采纳了。”印尼的华文教育如果想长久的持续发展,光靠中国的输出是不行的,必须在中国的支持下,建起自己的造血功能,2+2的模式非常重要,我们这里急需一批华文教师,必须依靠中国培养本土的教学力量,老一辈退出教育舞台后,新一代还比较年轻,没有什么经验,当有一天政策吃紧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此时印尼改革开放,必须趁着这个机会,送一批骨干到中国深造。中国政府也非常的欢迎,对于今年的研究生对外汉语专业的,专门设立了外国留学生项目,免学费,住宿费,还有一些补贴,多好的机遇。黄老师谈起此事,心情很愉悦。
谈起对华文教育的感受,他说“我们这辈子是因从事华文而走了一条不平的路,但我们内心不会埋怨什么,我们相互都在说,我们就是一颗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但是我们从不烦恼,我们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我既然选定了华文,现在是最好的时候,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我会珍惜这些机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一代前辈的华文教育工作者,为华文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青春。愿他们有个更加幸福灿烂的晚年,夕阳那么温馨和灿烂。(印尼亚洲国际友好学院 尤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