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教资讯 | 师资培训 | 华文教材 | 网上课堂 | 中华文化 | 寻根之旅 | 教学园地 | 资源中心 | 基金会 | 华教社区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师资培训 / “请进来”师资培训 / 学员心语
文化沁润在师杭
 
2009年02月27日
 

  作为一名在澳洲讲授汉语的教师,盛夏七月,我踏上了阔别已久的故国土地,参加了由浙江省侨办和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满载的学习收获消弭了酷暑带来的不适,感想良多,诉于笔端,记下一些学习体会中的小小火花。

  一、真的是“儿童相见不相识”吗?——如何对待语文教学和华语教学的差异性。

  在如何处理语文教学和国外教学的教学方法差异性上,主要是前两类老师在我们私下地讨论中提出了很多问题。这是很有趣的和值得研究的现象,对其成因的研究,会对海外语言师资的培养会有相当意义,另文再探。本文主要讨论灵活变通语文教学法在海外的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的教育背景主要由三种教育教学背景的海外教师组成,一种是在海外当地教育机构受训过的“SL(第二语言--相对当地而言)”教师,一种是学习当地本国语言学的在读大学生或幼儿服务的中专生在当地语言学校执教实践的,更多的是本身在中国的师范院校毕业的各科老师到国外执教。

  我的体会是中国之行培训的收获不能简单的视作教学方法的照搬,只要我们可以掌握这些方法的内在涵义,再结合教学当地的学生特点和风土人情,很多语文教学的教学法还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一位语文教师向大家介绍了一个以新年鞭炮为教具的重复口语训练方法,它的好处是氛围热闹有趣,并且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个体轮换式的和全班同学互动。不过,这个游戏吸引学生的地方(中国除夕游戏气氛)可能恰恰在很多海外国家的教学环境中并不适用。 因为中国年的色彩在各国主流社会场合如中小学中还不够浓重,特别是放鞭炮就离生活更远了,完全失去了原本老师设计出的游戏气氛和的互动规律。

  但是,如果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抓住好的教学法的内在涵义,其实还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首先,作为海外华师我们需要找出原教学法的优势点和原因所在。比如,这个游戏是利用了学生过新年时的欢快和兴奋心理,给个体和集体互动教学带来了节日气氛,同时引导学生们集体和个体的学习兴趣。

  然后,发掘教学当地国的风土人情优势。比如,相应的我们可以利用圣诞节、万圣节、当地电视流行的娱乐节目等当地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设计符合我们教学目的的游戏,因势利导,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欢乐性。

  另外,在高年级,或对中华文化已经开始产生兴趣的班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入具有中国民俗风情的游戏。激发学生对中华语言和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总结一下,语文教学法是中国本土的国语教学法,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土生土长在中国语言文化背景熏陶中成长的少年儿童。而华文教育是类似国内“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海外各个不同风俗文化和不同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青少年,即便其中有一些学生是在华人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孩子,由于大环境影响的强势性所趋,这些孩子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语言传承同样是与在国内成长的孩子们有不可忽视的巨大偏差的。很多老师反映中国语文老师的教学法在海外当地教学中将不实用,特别是引导表达(口头书面均包括)的一些启发方法和游戏到海外无法或很难以加以采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口语)兴趣引导后学生的第一意识还是表达当地语言的兴趣;2)游戏中风俗习惯的不适用。由于我们海外华师的重头工作还是如何引导大多数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一些游戏尽管带有浓重中国文化色彩但与他们实际生活距离太大的游戏,只会让他们更加的缺乏参与动力。

  总之,要注意学生接受能力,以循序渐进为主,先语言,再文化风俗,再渗透思想或哲学….., 务求一口吃胖。如果离开了灵活变通的能力,一些中国语文教研中的良好创意就不容易在海外华语教学中推广和实践,是很可惜的。这不仅需要教师理解中华文化特色,还要有能力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和青少年和儿童们的社会和家庭生活,这对我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无疑提出了高的要求。

附件: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相关报道:


最新主题
最新群组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7-2008 www.hwj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07911号
中国华文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