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春节专题 > 虎年春节专题 > 资源中心
 
凤翔泥塑虎
  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俗称“泥货”。主要是泥塑的再进行彩绘加工,有大有小,个头大小不一。这里的泥塑文明海内外,已经成为凤翔县的主要旅游支柱产业。近年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泥塑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成功申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有力保护。 我们回顾历史,坐落在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县,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和文化艺术的久远。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汲取了原始彩陶、两周青铜器、汉唐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关注与喜爱。据史料记载,当地人在逢年过节或赶庙会,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寓意平平安安、坐虎如山、虎头虎脑、吉祥如意等。

  凤翔彩绘泥塑可分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别具一格。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

  在数百年的历程当中,泥塑作品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着,众多优秀的传统泥塑作品都得以不断传承,尤为典型的是虎的形象。

  这些虎又可分挂虎、坐虎等类型。

  挂虎属其挂片类,虎头暴额突睛,传统的制作色彩强烈鲜艳,双眉为两条相对的鱼(起源于6000多年以前的仰韶文明的彩陶纹饰),鼻子为人祖,有趣的是鼻子中插着三根火红的辣椒,据泥塑艺人解说,民间话说妇女的泼辣,借之渲染虎的厉害。这种醇醇的民风,就自然的融入到其中。虎头的“王”字为牡丹所替代,象征富贵。虎面的其他纹饰多为五谷、花草、蔬果的结合,反映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开花结果的永恒规律。虎面上还绘有宝葫芦,《诗经》中有云“瓜瓞绵绵”,其象征子孙昌盛。

  坐虎前腿立后腿坐,形态极度概括,但不失虎的神韵。面部紧凑,耳朵夸大,显其威严。躯体饰以莲花、牡丹等纹饰,浓艳大方,很富有观赏性。

  坐虎,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当初凤翔六营村的泥塑艺人从未见过虎的模样,他们却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民间百姓心目中大美无边的理想老虎的形象(与陕北剪纸中的狮子、老虎一样,这些艺人从未见过狮子和老虎,只是创作自己脑子里想象的狮子和老虎之类的吉祥动物)。这所有虎的造型都与虎的原形有着很大差距,但无一不具虎的神韵和气势,这就是民间艺人的集大成之所在。

  这种理想化创作是与当地的风俗相互影响着的。按当地风俗,遇到小孩满月、百天、周岁、过岁,亲友们通常以坐虎相赠,置于炕头上,以表达他们对小孩长命、富贵的祝福。虎,就成了这种质朴情感的寄托。同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民间习俗前门帖门神,后门悬挂虎。虎,这时成为正义的化身,用以驱魔辟邪。

【来源:华文教育网】
相关文章:

·
 
·寅虎啸风 中国文化中的虎
·虎年成语吉祥话大汇总
·虎的顺口溜、俗语
·虎与中国文化
·凤翔泥塑虎
  
·虎年与虎文化趣谈
·四大神兽之白虎
·肖虎人的性格
·寅虎传说
·虎头鞋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