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教资讯 | 师资培训 | 华文教材 | 网上课堂 | 中华文化 | 寻根之旅 | 教学园地 | 资源中心 | 基金会 | 华教社区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教学素材 / 《中国地理》
呼伦湖观冬捕
 
2010年01月01日
 
  早就听说内蒙古呼伦湖冬季捕鱼场面很壮观,一直想去看看。2009年岁末,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呼伦湖也称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作为满洲里第十一届中俄蒙国际冰雪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呼伦湖冬季捕鱼12月24日正式拉开帷幕。冰下捕鱼一般都是12月中下旬开始,因为这时湖上冰冻厚度已经达到70厘米—80厘米,冬捕用的车、拖拉机等机械完全可以在冰面上行驶作业了。

  一大早,我们就坐上呼伦湖渔业公司副总经理程海军的车出发了。此前,夏季曾来过呼伦湖,感受过这儿的烟波浩渺,但这次却是实实在在感觉到呼伦湖之广阔。越野车在冰面上行驶了足足40多分钟,才来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呼伦湖渔业公司红旗分公司的作业地。湖面上全部结了冰,周围茫茫一片,分不清东南西北。有人说呼伦湖不是全国最大的湖,但绝对是全国最大的一块冰,看来确实是有道理的。

  我们到的时候,工人们已经准备下网了。每个捕捞队有40人左右,分11个工种,包括工长、下网工、走杆、撸绳、打眼、驾驶员、捡鱼等。他们都戴着大狗皮帽子,脖子上围着脖套,脚上穿的是毡疙瘩(一种用羊毛做的硬靴子),身着厚厚的皮袄,难怪会被称为“中国北方的爱斯基摩人”。

  不了解冬捕的人都觉得冰下捕鱼很神秘,我也是听程总讲解了好几遍才明白。在捕鱼的前一天,工长会根据经验选择冰面平坦、底质无障碍和鱼群集中的网场,在下网处、出网处的拐角处插上不同规格与颜色的旗帜,标明网场范围。网场形状呈六边形,宽度600米左右,长度3500米左右。网场选定后,工长带领工人在冰面上开凿长2.5米、宽2米的长方形下网眼,接着把引杆放进冰洞,引杆后面牵动着尼龙大索,大索连接着长达800米的大网,徐徐地置入水下。

  大网完全入水后,还能按照工人们设定的路线移动。原来,大网前进的方向是由引杆控制的。引杆由几段木头拼接在一起,长达30多米,在冰下漂浮在水中。每隔30多米,工人们会先打好直径30厘米的冰眼,将走杆叉由冰眼伸入,拨动引杆前进。尼龙大索则靠机动绞盘牵引,拖动着大网缓缓前进。当大网伸展到300米处的时候,又折为平行方向,直到运行3公里后,才又折回伸向出网口。这么一来二去,水中的鱼儿就被收入了网中。

  此刻,我感到冰上捕鱼特像写诗,谋章布局、起承转合、韵角格律都得到位,每一环都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而且不能出现差池,否则一环之失,也将让你徒劳,空忙一场。这种特殊的捕鱼方式在渔业公司已经延用了四五十年,成了定律,与古体诗格律一样十分严谨。

  程总说,过去冬捕全靠人工作业,现在就享福多了。在冰面上打眼时用上了钻孔机;拉动大网前进不用马拉了,渔业公司自己发明的绞盘机派上了大用场,下网后工人们可以在烧着火的大棚车上歇息一阵子。

  中午1点多,终于到了出网的时辰,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天的收获就要露出端倪了。

  现场一片忙碌。出网口是个被凿开的梯形冰窟窿,面积大概有10平方米,当大网被拖拉机徐徐地拉出冰面时,网兜里活蹦乱跳的鱼露出了水面,工人们一边整理着兜网,一边开始用大漏勺往冰面上捞着鱼。出网口冒着雾气,鱼出了水面先是蹦跳着的,很快裹上一层霜就不动了。工人们很高兴,今天这一网足足有3万斤鱼。程总告诉我们,这还不算多的,最多的时候一网能打上20多万斤呢!活鱼随网而出水,鱼跃人呼,很是壮观。

  为了不使鱼儿冻结在一起,工人们还要及时地把鱼用铁锹撒落开,然后鱼儿们被迅速地装车,一车一车运回了红旗分公司所在地。在那里经过分检后,再过秤装箱装袋。

  伴着冬季粉红色的落日,工人们一天的捕鱼劳动就要结束了。虽然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但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贺勇) 

附件: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报道:


最新主题
最新群组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7-2008 www.hwj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07911号
中国华文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