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宗乡青总会计划领养国中华文学会,包括资助它们举办活动,此举深得副教育部长魏家祥的赞许,他同时说华社似乎有点忽略了国中华文班和华文学会,惟它们是华小师资的主要来源地,忽略不得。对此,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日前发表评论指出,发展华文教育政府有责。原文摘录如下:
其实,华社并不是有意忽略国中华文班或华文学会,而是爱莫能助,首先就是那些不开设华文班和不准设立华文学会的国中,这些可根本不由华社置喙,大权全在校长一人手中,华社要关心也关心不来。
其次是有八百多所国中开设华文班,或设立华文学会,华社确实应该关心它们,但关心总不能在口头上说关心,而是应该资助它们办活动去推展学习华文。
然而,华社可能给太多的劝捐弄得“筋疲力尽”,单单华小和华文独中的捐款就已叫华社穷于应付,再加上神庙、慈善机关、施赠贫老、协助孤儿寡妇等等,几乎尽都是华社的事,这些数之不尽的公益捐款实在令华社疲于奔命,于是对国中生学习华文事真的力不从心,惟有希望政府尽责推动学习华文。
因此,大马宗乡青总会毅然排众而出,主动对国中华文学会伸出援手,真是件大好事,也可说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可不是吗,在关系到华人母语教育事上,凡政府不出钱的时候,华社就不得不出钱,虽然明明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但政府袖手旁观时,华人就须出来交第二所得税,这就是不是办法中的办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华小和独中,后者早已铁定由华社一力扛起此重担,但属于政府学校的华文小学最终又是须由华社来挑起“找钱发展”的重担,到底是谁造成这种不合理的责任转移?
1960年代初,当时的联盟政府决定腰斩华文中学时,曾向华社许下承诺把华小列为政府学校,享有与国小同等地位,由政府全资办理。但进入70年代后,政府不再继承联盟的承诺,刚好此时的华小,尤其是乡区、新村华小进入“老年期”,急须维修或重建,政府却不拨款,于是华社不得不“见义勇为”出来筹款,但见义卖、义演、义跑等等在全国风起云涌,都在为华小筹款,政府冷眼旁观,心中似乎了然原来华小的“钱事”不必让它操心,坚守不出钱的原则,华社必会自己去“搞掂”,此所以不论哪一年,也不论哪一个5年计划,华小只分得区区三几个百分点拨款之来由也,只因为政府非常清楚知道华社一定会自己设法找钱来解决。
到了80年代,一位曾荣任马华署理总会长的领袖大义凛然地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果然,华社对为华小筹款陷于乐此不疲境界,几乎忘了转向政府要钱,发展华小的责任逐转移到华社身上,在责任认知方面,华社确落后于马来同胞好远,我们乐于拿出不是办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是以,希望副教长魏家祥在称赞宗乡青总会之后,更着重于督促马华向政府拿钱来发展华小和华文之学习。因此,由马华而至整个华社也须重新认知,华社应继续缴交第二所得税抑或严加督促政府尽应尽的责任?时移势易矣,为何还不懂得督促政府尽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