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教资讯 | 师资培训 | 华文教材 | 网上课堂 | 中华文化 | 寻根之旅 | 教学园地 | 资源中心 | 基金会 | 华教社区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华教资讯 / 华教新闻
桃李满天下 奥运村里教老外学汉语的三位老师
 
2008年08月22日
 
  短短十几天,桃李满天下。用这句话来形容奥运村里的中文老师们,真是再贴切不过。

  中文学习区在奥运村口,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位处交通要道,人流自然络绎不绝。记者在这里遇到3位老师,分别是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孙燕玲、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刘颖、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祖嫘。中午的时候“学生”不多,于是和她们攀谈起来。

  3位老师都是志愿报名,通过选拔进村授课的。每天上午11时到晚上9时开课,“不过有时运动员们学习的热情太高,晚上10时多也关不了门。”王祖嫘说。每天大概有三四十名运动员教练员光临这里。除了学习“你好”、“谢谢”、“不客气”这样简单的中文会话,起个中文名字也是颇受欢迎的项目。

  “我们一般根据发音给他们起个有中国味道的名字。比如‘哲儒’、‘格翰’,或者‘夺金’、‘奥乐’什么的。”刘颖说,“有个斯洛文尼亚的运动员,把全家十几个人的名字都带来,起了一大堆中文名字,高兴地走了。”墙上贴满了运动员一笔一画写下的中文名字,这都是老师们手把手辅导的成果。

  “每天深夜回家,上午起来就往奥运村赶。挺想把每天的故事写到博客上,就是太累了,等奥运会结束了再说吧。”王祖嫘说。

  “在这里能看到运动员的另一面,别看他们在赛场上挺风光,平时训练真是很辛苦。”孙燕玲说,“有时候去餐厅吃饭经过训练场,就有人跑过来打招呼,用中文说‘你好’。”

  别看每天教的内容挺简单,十几天下来,几位老师都挺累。王祖嫘的妈妈给她打电话说:“在电视上看到你们了,这个工作挺有意思啊。”女儿回答:“累的时候你也没看见。”刘颖家住前门大栅栏,胡同里的老街坊看见她,总爱打个招呼:“姑娘,又去给外国运动员上课了,不错啊。” 

  “听到街坊们的话,心里挺高兴的。能参与到奥运会中,辛苦点也没什么,毕竟,这是人生一段独特而难忘的经历。”刘颖笑着说。(薛原) 

附件: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报道:

·美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中文暑期班”举行结业式
·“冠军”范儿菲尔普斯:学汉语比破纪录难多了
·奥运会带动“传统文化”热 “文房四宝”走俏
·汉语热续升温 《奥运汉语100句》已发100万册
·奥运引全球中文热 50亿商机点燃汉语培训市场

最新主题
最新群组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7-2008 www.hwj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07911号
中国华文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