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教资讯 | 师资培训 | 华文教材 | 网上课堂 | 中华文化 | 寻根之旅 | 教学园地 | 资源中心 | 基金会 | 华教社区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华教资讯 / 华教新闻
华文日益重要 新加坡家长各显神通助孩子学华文
 
2009年12月07日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0年前新加坡大部分家庭讲方言或华语,家长们担心孩子上学之后,因为英文不好,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很多人为孩子的前途,开始和孩子讲英语。如今,家长对教育最大的焦虑,不再是担心孩子的英文不够好,而是担心他们的华文不行。根据记者最新调查,讲英语家庭确实不少,但是这些以英语为主的家庭不完全与华文华语隔绝,他们甚至因为担心孩子学不好华文,努力在生活之中增加“华文”的成分。 

  让孩子在双语的环境里长大

  周一娟(46岁,家庭主妇)生长在一个语文教育转型的时代。从小,周一娟就被送入英校,在家中父亲也坚持与她和兄弟姐妹们讲英语。随着年岁的增长,周一娟渐渐意识到华语的重要,也发现必须对华族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才会为自己身为华人感到骄傲。他的丈夫潘志华(53岁,市场调查员)和她一样生长在一个讲英语的环境,有了孩子后,他们都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接触华文。

  如果你到周一娟的家里,会发现家中的陈设很有华族特色,她的孩子们都能以流利的华语交谈。她说,自己和丈夫用惯了英语交谈,改变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和孩子沟通时也多数用英语,不过有时她还是尝试用华语和孩子解释一些词汇,让他们习惯双语并用。

  2002年,他们一家曾到上海住了三个月,那段期间她把孩子们送到上海市试验小学,让他们在一个完全以华语为主的环境学习。她的四个孩子中,三个女儿送到圣尼各拉女校,因为她相信这所特选学校可以让孩子接受好的华文教育。语文的学习并不容易,周一娟说,让孩子学华语,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决心,唯有父母愿意花心思让孩子学华语,他们才可能好好学习。

  以更有趣方式让孩子学习华文

  “孩子对华文不感兴趣,该怎么办?”这是谢丽玉(40岁,会计师)经常问自己的问题。生长在一个讲华语家庭的她发现,儿子对华文华语完全没有兴趣,而且不愿意用华语。

  “应该是因为从小就和女佣用英语沟通吧。”她有点无奈地说,不过她相信情况会在孩子上小学后改善。

  “我给孩子报读工商小学,据我了解这所小学有华校的底子,现在华文水平也不错,相信他会慢慢培养起对华文华语的兴趣。”

  46岁的谢耀忠(银行副总裁)与太太在80年代分别毕业自德明政府中学与圣公会中学,经历了第一语文转换的年代。他还记得,念中学时第一语文是华文,升上高中,第一语文变成了英文。

  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谢耀忠和太太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长大后才很辛苦地去学英文,于是一开始就和孩子讲英语,希望打好他们的基础,一直到孩子上小学,他们才多用华语和孩子交谈。
附件: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报道:

·新加坡总理肯定双语政策价值 促华文教学作调整
·新加坡华文教师:让孩子在华文环境中自由学习
·新加坡联合早报:华文教育是新加坡的经国大业
·新加坡小学生参加《弟子规》营 学习华文晓孝道

最新主题
最新群组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7-2008 www.hwj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07911号
中国华文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