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具有相当的影响。中国可以通过多举行一些国际性的文化活动推广中国软实力。”中国似乎正在为这个目标做出努力。上周,450名美国中小学校长应邀来到北京,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外教育交流项目。
6月24日开始,来自美国44个州的450名中小学校长及教育官员,在北京启动了为期一周的“汉语桥-美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他们是应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汉办)邀请来到中国的。这个庞大的访问团在北京逗留了四天——在北大聆听汉语语言文化讲座,登上长城,参观故宫——切身体验中国文化。
四天的北京之旅过后,访问团成员于27日分赴中国13个省市参观访问。其中,27名访问团成员前往上海,并将在今天与上海进才中学和上海大学的师生们进行交流。
汉语课程在美受欢迎
初次来到中国的很多美国中小学校长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惊讶——宽阔的高速路,鳞次栉比的高楼,普通民众的热情以及英文的普及程度。
访问团成员之一,路易斯安那州国际学校的执行理事萧恩·威尔森对早报记者说:“在我以前的想象中,中国人非常刻板,但来到这里才发现中国人很自由,非常热情好客,很多人英语都说得很好。”
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县马珀新城学区外语系主席艾娃·考夫曼告诉记者:“没想到北京比纽约和芝加哥还要现代——纽约的高楼可能还临着矮房,而北京每栋建筑都很壮观。”
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菲利普斯学校的艺术老师克里斯托佛·迈克伦登告诉记者,菲利普斯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不但教授中文,也教授中国文化。他们为四年级至八年级学生设立了每周两次的普通话课,所有学生均可选修,而中文教师则是来自相邻大学的一位中国女教师。
克里斯托佛·迈克伦登曾为该校的第一堂中文课拍照。他告诉记者,自己清楚地记得那位中文老师带来了很多幻灯片,上面写着各种汉字--“它们富有东方韵味”。
来自缅因州法尔茅斯公立学校的苏珊·克劳斯说,很多美国孩子的父母都有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他们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目前,该校已为高中的孩子开设了用英文讲授的中国文化选修课。苏珊说,今年9月还将有一名中文教师到该校高中教中文,初中也将开设中国文化课。
路易斯安那州国际学校的执行理事萧恩·威尔森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只有一名学生是华裔,但仍然打算开始汉语课程。他说,该校目前以法语和西班牙语教学为特色,希望培养了解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的领导人和外交官,并打算在五年之内开设汉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等课程。
中文教师太缺乏
虽然参与此次访华活动的学区和学校大都已经或准备开设汉语课程,但他们发现,推广中文课程的最大困难在于很难找到合格的中文教师。美国校长们表示,美国学生普遍感觉“中文很有趣,但也非常难”。
来自菲利普斯学校的克里斯托佛·迈克伦登说:“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教授中文需要拥有很高的资质,而找到拥有合格证书并在教学领域学习多年的教师很难。”
艾娃·考夫曼说,在整个宾州可能只有不到10名合格中文教师,相对于500个学区的宾州来说,中文教师实在太少了。她说,合格中文教师较少的另一原因在于各州对教师的要求不同,而宾州的尤其严格。
很多访问团成员都希望通过这次特别的旅行与中国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让更多合格中文教师有机会去美国教学。
汉语课促进中美交流
为解决这一问题,汉办计划每年安排50至100名志愿者中文教师到美国学校执教,任期1至3年。今年已选定138人,即将于8月赴美,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美国对中文教师的需求。
此外,汉办每年还在华为美国中文教师举办为期三周的暑期中文语言文化培训班;派遣若干中国语言文化巡讲团,到有意愿开设中文课的美国学校巡回进行中文和中国文化示范课。目前,美国开设中文课的中小学已超过1000所,学习汉语的学生超过13万人,美国还有46所孔子学院。萧恩·威尔森说:“很多美国人都希望把中文当作拓展自己生意的一个重要工具。”苏珊·克劳斯则表示:“我们非常希望美国的学生在说你们的语言时,能像你们说英语那样自然,同时能够拥抱更多不同的文化。”
“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亚洲,谈论中国,” 迈克伦登说,“美国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不关心国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