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网
秦汉时期雕塑
2010年05月07日 09:06

  秦汉时代雕塑艺术空前兴盛。秦统一六国以后,曾收缴天下兵器,聚于咸阳,销毁后铸成12个钟金人,各重千石,最后一个存世近6个世纪,毁于前秦时期,为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型金属雕塑。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以东发现的兵马俑雕塑群,共有7000余件,与真人、马等大,分置于3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坑总面积约为12600平方米,列置于其间的6000兵马俑以战车、步卒相间排列为长方形军阵。秦俑雕塑群以巨大的体量和数量、群体的组合、气宇轩昂的形象,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在人物和车马的塑造上表现出力求模仿生活真实的倾向,发式、服装的很多细节表现得非常具体,军士佩带的兵器用的是实物。塑造的基本方法是模制与手塑相结合,入窑烧制后再加彩绘。

  秦兵马俑的格局为西汉以后所承袭,汉代的帝陵没有发掘,已发现的有庞大兵马俑群的汉代大官吏、将军墓葬有陕西咸阳杨家湾的西汉墓,随葬有583件骑兵俑、1800多件步兵俑和100余件舞乐杂役俑,均为模制,着彩。服饰鲜华,重群体的气势,而不追求个性表现。俑身高50厘米左右,规模与气度均不能与秦兵马俑相比(见杨家湾陶俑)。江苏徐州狮子山出土汉初某代楚王墓的随葬俑群形制与之相近而数量更多。甘肃武威雷台东汉末张君将军夫妇墓出土近百件青铜车马仪仗俑,其中的铜奔马,表现一匹飞奔的骏马,一只后蹄踩住一个展翼翔飞的鸟,造型完美,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汉代重视驯养良马,墓葬随葬的马匹雕塑造型多取扬蹄嘶鸣的动势。广西贵县、河北徐水所出土的铜马,甘肃地区出土的木车马,陕西兴平茂陵附近从葬坑出土的鎏金铜马都是汉代马的雕塑造型中的代表性作品。

  汉代各类材料制作的俑,对于现实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反映。如四川出土的陶俑,有农夫、工匠、厨夫、俳优、部曲等各种不同身份和活动特征,其中击鼓说唱俑,动作至为传神。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舞乐杂伎陶俑群,手法自由,神态生动(见无影山陶塑)。一些表现宫廷侍女形象的女俑,表情端庄矜持,其对内在性情的刻画,是前此所未曾有过的。

  西汉大型雕刻的代表作是霍去病墓的16件动物石刻。作为将军生前为国立功的战场──祁连山的象征,墓上散置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野兽和神怪的幻想动物形象,与大自然环境结为一体,充溢着生命力。这些作品雕刻手法异常简练概括,利用了石材的自然形态,略加雕凿,便生动地呈现出不同动物的神态,形式博大、雄浑。其中马踏匈奴石刻具有象征意义和纪念碑的成分(见霍去病墓石刻)。

  云南古滇族墓葬出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青铜器中的贮贝器盖上,多人物的群像雕塑和透雕扣饰,真实地表现了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的滇人的生活环境和宗教、战争、狩猎、乐舞等活动,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其表现牛、虎等动物题材的器物,描写动物之间生死搏斗的铜扣饰,表现的动态令人惊心动魄(见滇人青铜雕塑)。北方草原的东胡、匈奴等民族的青铜扣饰,金、银制品中的动物形象风格较为粗犷剽悍。这些作品成功地表现出动势之美、力之美(见中国北方草原民族铜牌)。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