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风
2010年05月27日 14:26
普通中国人谈到《诗经》,往往指的是《诗经》中“国风”这一部分,而“国风”当中的爱情诗也颇为多姿多彩,有的一往情深,有的放纵恣肆,有的朴丽清新,都是“天地元声”,而无矫揉颓靡之象。 “诗”的开篇,国风的《周南·关雎》便以男女相慕开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诗,大概是中国最著名的诗句之一,提到《诗经》,人们大都会想到这句诗。“雎鸠”据说是一种水鸟,宋朝理学家朱熹说这种水鸟“尤笃于伉俪之情,说者谓其一或死,其一亦即忧思不食,憔悴而死”。虽然作为理学家的朱熹,他的着眼点是在雎鸠的“忠贞”——配偶死去,自己也不独活,但结合汉代以来儒家正统派对《周南·关雎》是“咏后妃之德”的定论,朱熹实际上是在要求女性的“忠贞”,要求女性守节或殉节是宋朝理学的一大特色。 说雎鸠“忠贞”当然都是后人附会在《关雎》上的“过度阐释”。在最初的诗作者那里,恐怕主要地还是表达一种对所爱之人的思慕之情。尽管我们今天也还不能确知“雎鸠”是一种怎样的鸟,但大致可以想象,这种鸟是雌雄双飞双栖、感情甚笃。诗人看到鸟儿“相爱”的情景,不由得触动自己的相思之情。于是他吟咏起来:“关关”地叫着相互应和的雎鸠,在河里的小沙洲上;美丽娴静的姑娘,是我的好伴侣呀。接着诗歌抒发了他对姑娘的思念之情,寝食难安,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获得姑娘的芳心。 《诗经》当中的爱情诗篇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所爱对象的可望不可及是诗人反复吟咏的主题,也是最打动人、给后人最多想象的,《关雎》如此,《蒹葭》亦然。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就是芦苇类植物,法国哲人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已明言人之脆弱。而这首诗歌,以“蒹葭”起兴,“起兴”指诗人由一件事物引发自己的诗思,柔软的芦苇在秋天的水边摇曳,爱人似乎就在对岸,等我设法接近时,发觉道路漫长,而爱人似乎永远在一处不可企及的“水中央”。这首诗写出了思念“伊人”的惆怅之情,或许他们曾经相恋过,而此时则为水所隔,苍凉迷蒙的秋色与诗人的心情相近。 当然,《国风》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其中还有很多的农事诗、战争徭役诗。如《豳风·七月》就是著名的有关农民生活的诗歌,写了他们一年的辛勤劳作。 《豳风图》(局部),宋代马和之画。 《豳风·七月》是一首农事诗,叙述了农人全年的劳动情景。 这是为该诗配写的诗意画,表现了年终农闲之际,农人聚在一起的宴饮之乐。 比起《雅》、《颂》来,《国风》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在《雅》、《颂》中凝重呆板的四言重新又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国风》中还有许多美丽无边、灵动旷达或忧怀深广的诗句。
【来源:五洲传播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