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白瓷和釉下彩瓷
2010年06月09日 14:59
唐(618—907)和五代(907—960),是中国瓷器的第一次发展高峰,出现了著名的北方白瓷和南方釉下彩瓷。
唐绞胎瓷枕 白瓷是一种胎和釉都呈纯净洁白色的瓷器。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料的进一步选择淘洗,并降低胎、釉中铁含量而烧成的。中国最早的白瓷出现于北朝北齐(550—577), 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 凉州刺史范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碗、杯、长颈瓶可作为代表。这些瓷器胎质和釉色均呈乳白色,但某些釉层中略泛青,仍保留着青瓷的痕迹,是创烧阶段的产品。 隋唐以后,白瓷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色调日趋稳定,器形更加精巧秀丽,成为深受上层社会喜爱的日用品。陕西西安郊区出土的隋大业四年(608年) 宗室贵族少女李静训墓中,发现了多件精美的白瓷小扁瓶、小盒、小罐等。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一件白瓷龙柄鸡首壶,高26.4 厘米,通体以片纹白釉装饰,造型修长俏丽,夸张的龙首柄和昂首高鸣的鸡头更增添了华美的装饰效果。这批白瓷釉色已不见泛青或泛黄现象,说明白瓷工艺已走向成熟。 唐代白瓷窑址和瓷器多发现于北方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及安徽地区,长江以南则很少见,因此素有“ 南青北白” 之说,即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南方仍以生产青瓷为主。 这一时期,南方的青瓷在前代基础上稳步发展,仍以浙江越窑知名度最高。其胎质细腻致密,器形规整,釉层匀净,呈色青黄或青绿,温润如玉,光洁似冰;品种主要是用作食具的碗、盘和酒器、茶具,还有各式灯、枕、唾壶、印盒、粉盒等;造型增加了大量仿植物花卉的外轮廓,如荷叶形碗、莲瓣形盘、海棠式碗和葵瓣口碗等,器物整体或口沿部有的像盛开的海棠,有的仿佛出水的荷叶,起伏坦张,婀娜多姿,令人爱不释手。 晚唐到五代,越窑曾一度成为专为皇室烧制高级青瓷的官窑,所烧之器,臣僚百姓不得使用,故称“ 秘色” 瓷。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赞道:“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秘色瓷的“千峰翠色”究竟是什么颜色,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大批唐皇室供奉的佛教文物和各类精美供器,根据同时出土的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地宫中出土的16件青瓷器均被称为“秘色瓷”,人们才终于见识了皇室御制秘色瓷的庐山真面目。这些秘色瓷呈现两种不同的釉色,除两件平脱瓷碗为青黄色外,其余均为青绿和湖绿色,釉色纯正,釉质晶莹润澈,釉层均匀细腻。这些瓷器造型简洁明快,有数件仿植物外形,如秘瓷八棱净水瓶,颈细长,肩腹部有八条竖向凸棱外鼓,呈瓜样,又如一件秘瓷盘口沿作五曲花瓣形。这些凸棱和凹曲的转折处分界显明,表明其成型操作十分严格。 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长沙窑,在中晚唐和五代时烧制出釉下彩瓷器,引发了瓷器艺术的又一次革新。长沙窑釉下彩色调主要有褐、褐绿两种。制作方法是在坯上以褐、褐绿直接绘画纹饰,或先在坯胎上刻好纹饰轮廓线,再在线上填绘褐绿彩,最后施青釉。从现存大量实物看,这种装饰形式起初是单一的褐彩斑点,后来演变为粗犷美丽的褐绿彩斑点和褐绿色小圆点。长沙窑釉下彩突破和改变了青瓷的单一青色,丰富了瓷器的装饰手段,并为后世釉下彩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道路。长沙窑釉下彩瓷的造型也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各种带柄执壶,壶口有直口、喇叭口、洗口;壶腹有圆腹、长腹、瓜棱形腹、袋形腹;壶流有直管、八角、方柱形等,在唐代瓷壶中独树一帜。 绞胎瓷也是唐代的一种新瓷艺,以此工艺闻名的有当阳峪窑。绞胎,是用白褐两色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再拉坯成形,胎上形成白褐相间的纹理或色斑,上釉焙烧后便成为绞胎瓷器。传世绞胎瓷枕较多,枕面上往往绞出三组圆形团花,成等边三角形排列,构成装饰性很强的图案,称为“花枕”。因绞胎瓷制作工艺复杂,所以这种花枕往往只在枕面以绞胎瓷为胎体,枕下大部则用白胎。197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河南巩县窑址采集到一件花枕残片,其断面表明,绞胎团花只占枕厚度的三分之一,枕面以下三分之二是白胎。
【来源:五洲传播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