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百艺:皮影雕刻
2010年06月13日 08:55
皮影戏始于汉,而兴于宋。皮影戏无“影”不成戏;影即“影人”,为用素纸或兽皮雕镂加染色而成。 中国对影戏向有东路、西路之说。但须先明确所指范围。北京之东西路,指清中叶,北京东城戏班与西城戏班之分;陕西皮影,东路指华阴、华县及渭南等地,西路泛指泾阳县以西之皮影班。皮影之雕刻,也因东西路之分而风格有别。 皮影之人物,也分为生、旦、净、末、丑。宋人吴自牧说:“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南宋耐得翁则说:“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雕影人之皮,即因地而异。 东路唐山皮影,实产乐亭,乐亭古为滦州,故称“滦州影”。材料用驴皮(驴指渤海驴,皮薄而透明),唱影时掐嗓。西路则用牛皮刻成(无论驴、牛皮,均须干后始刻。用桐油浸润),身量较大,唱腔颇受秦腔影响;山西、宁夏、青海、四川等地,皆为西路。湖北皮影,用牛皮或山羊皮刻镂,分“门神谱”,长两市尺左右;“小影子”约为大影人之半。各地影人,均分为头、身、四肢等六部分,刻成后用线联缀关节,始能活动。 现在收藏皮影者甚多。征集要点应以“美”为基本要求,如冠履衣裳华丽,长眉大眼,通天鼻,口、须俏丽;大而乱,即章法无序者不佳。影人头部最妙,全须全尾者为一“身”,皆以精美是求。所谓全套影人,至少为五身(行当齐全),且应有道具(房屋云树)。否则不能谓为“全套”。 收藏皮影,唱本亦为珍品。口头传承之民间艺术,形诸于文字甚少。“影调”唱,如附影人之形象资料,是为上品。
【来源:收藏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