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网
绞脸与开脸
2010年10月26日 10:43



  我从记事起到十三四岁,常常见到庄上的大妈妈们(伯母)、娘娘们(婶母),新姐姐们(堂哥哥们娶的女人),到我家来请我的母亲替她们绞脸。听她们说,我的母亲绞脸快而不疼。

  脸怎么绞呢?只见我的母亲用一根一寸宽的带子,把绞脸者的头发从脑门到脑后扎紧,留一点点最前面的头发根,然后用绿头针(妇女插在鬏上的头饰品)把稍长的短发挑下来,然后在被挑下来的头发根上搽粉,搽过粉后,就用大拇指与食指钳住,把多余的短发钳掉,前后都要钳干净。但汗毛太细小不好钳,只有用线绞了:把一根长细线双起来,中间像绞麻花一样把线绞好多道,右手正好套住一头的线圈,左手拿着一根线头,牙咬着一根线头,右手五指一张一合,母亲的头前后微动,左手与右手动作相应,用巧力弹,汗毛就弹掉了,从脑门弹到脑后,然后弹整个脸,弹到两腮时,被弹者的腮要鼓起来,这样才能弹得干净。特别是弹到脑门时,因为两鬓有棱角,母亲便很用心地把两边绞对称。全部绞好后,解掉带子,来绞脸的人自己整整头,只见脑门发根处笔直,脸上光光堂堂,着实好看。凡是来绞脸的人都是笑嘻嘻的,感谢又感谢地离去。

  什么叫开脸呢?从过去直到上世纪50年代,农村里从小到大的女孩都要打箍。什么是箍?即把脑门上的头发挑一排下来,剪了齐眉,这叫箍。女孩长大了结婚后叫女人。头一天结婚的新娘子,第二天早上就要请人绞脸,绞过脸后还要把箍梳上去,用刨花水抹在头发上,头发就不往下垂了。以后头发长长了,不抹刨花水,头发也不下垂。

  新娘子绞脸,再把箍带上去,这叫开脸。开脸后就说明已是女人了,不是姑娘了。过去女子有没有结过婚,就看有没有箍。结过婚的女子一定要把箍带上去,没有结婚的女子绝对要剪箍(也叫打箍)。不出嫁的老姑娘一直要打着箍。有的很老的老姑娘打不打箍就没人计较了。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