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网
河北吴桥杂技
2011年04月01日 15:09

吴桥杂技节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管辖,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文化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而形成,现在主要流布于吴桥县域、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

  据吴桥县志记载,吴桥历代每逢佳节有“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风俗。一九五七年吴桥县小马村出土的距今约定1500年前南北朝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式。但是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始于元朝以后。在着之前,河南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迁至北京,河北吴桥的杂技更加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吴桥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杂技之乡”。

  河北省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成王墓中已有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出现。吴桥很早就是冀州大地杂技密集的地区,晋代墓室中已有宴乐杂技表演的壁画出现。到了宋朝,杂技走向民间,出现“勾栏”、“瓦舍”等演出形式。清代和民国时期,吴桥杂技达到鼎盛阶段。

  在两千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吴桥杂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着。它供奉“吕祖”为自己的行业神,创造了行业“春典”(即行话),衍生了表演中的“说口”、“锣歌”等口头文艺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道具、管理以及传承等方面的规则,构成了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受到全国杂技界的推崇,其影响远播五洲,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

  吴桥杂技从业人员多,节目种类丰富,流布地区广。据统计,传统节目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乔装仿生、驯兽、马术、传统魔术、滑稽7大类486个单项,集中体现了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吴桥杂技文化精神,为人们所传颂。

  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演出组织形式、活动形式的改变,老艺人、老教练、老手艺人越来越少,行业规矩淡化,吴桥杂技文化有逐渐走向消亡的危险,亟待挖掘和抢救保护。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以“吴桥”命名的国家级国际性艺术盛会,由文化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创办于1987年,每两年一届,是中国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性杂技艺术节,是四大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东方杂技赛场”的美称已使其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和法国“国际明日杂技节”一起被世人称为世界三大赛场。节间活动主要有国际杂技比赛、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国际马戏论坛、杂技艺术交流、参观杂技之乡、杂技图片展览等。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节目参加了比赛演出,世界各大杂技赛场负责人、杂技强国的著名团体和国际杂技名流都曾亲临赛场观摩。其运作水平、节目质量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杂技界人士的极高评价,被盛誉为“东方杂技大赛场”,比赛所设的最高奖——金狮奖已成为杂技界最为瞩目的奖项之一。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