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杂技之乡
2011年04月01日 15:36
中国杂技以其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世界杂技艺坛上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所属八十三华里方圆内的十八个村庄,统称叫作:“十八团”。这里的杂技艺术源远流长。它跟河北吴桥、山东聊城齐名,是我国杂技艺术三个发祥地之一,以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饮誉中外。今天的江苏省杂技团、盐城市杂技团均就源于“建湖十八团”。 中国杂技有南、北两派之说,建湖的杂技具有南派的特点。十八团的沃土培育了大批出类拔萃、堪与世界同行媲美的杂技人才。新一代杂技艺人继承和发扬了十八团的传统技艺,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指导下,博采体操、戏剧艺术和国内外同行之精华,对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积极改革、锐意创新,使杂技事业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成为当今杂技的中坚。他们不仅在国内很有名气,多次参加省、华东地区及全国的杂技比赛,均获奖励;而且经常出国访问,使中国传统的杂技艺术,冲出亚洲,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给人以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独特的艺术享受。 早在汉唐时期,“十八团”一带百戏艺人的角抵、冲狭、跳丸、寻橦、走索以及吞刀、吐火等技艺,就常在京城乐棚表演,有时还为宫廷演出,声誉颇佳。 明初,朱元璋实行移民垦殖,苏州有一部分杂技艺人被迁至“十八团”,加上原在京受戏曲排挤的本地杂技艺人,陆续回故乡安居。从此“十八团”即成为杂技家族聚居之地,计有二百多户,其中高、吴、周、徐、陆、万、夏、董、廖、张十大姓,人丁兴盛,身手不凡,当时被称为“杂技十大家”。 “十八团”附近,牧草茂盛,设有两淮马政牧马场。明永乐年间,“杂技十大家”纷纷买马,增添马术、驯兽等新的表演项目,人们始称有马的杂技班为“马戏班”或“马戏团”,没有马的则称“把戏班”。 清代,苏北庙会盛行,“十八团”马戏班经常应邀表演,项目日益丰富。气功、顶技、蹬技、飞叉、杆子、爬杆、走索、舞狮、马术、戏法(幻术)等技艺,不仅形象优美,难度较高。康煕年间,“十八团”举办马戏会,每年重阳节前后为会期,时间半月,会址设在古基寺(今庆丰镇、近湖镇交界处),届时凡流散在外地的“十八团”艺人都回原藉参加,群英兴会,各显其能,观者逾万,盛况空前。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有不少杂技艺人和杂技爱好者,前来观光或者拜师学艺。清代中叶,“十八团”马戏班已发展到二十个左右,足迹遍布沿海各省,享誉大半个中国。 解放前十八团学艺是以师带徒,还有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的世袭制的杂技,有的团大了,徒弟从什么地方来呢?有人家养不起的,家里很穷的,他们收养,收养回来以后,就立个生死状,就是生死有命,富贵有天,因此他们都很苦,基本上就是冬天没有衣服穿,夏天没有蚊帐,在船头上睡觉。当时“十八团”毕竟是由十八个村子的艺人组成的,有的是一家一户或两家、三家组一个团,他们没有固定的练功场所,他们平时吃饭、睡觉、练功都在船上,走乡串户,到一个地方船一靠岸,艺人们就在岸上,搭一个棚,开始演出,就这样他们长年漂泊在水上。 解放前建湖的艺人们一直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民间流传着几句形容他们生活的俗语:“上台像公子、下台像花子、吃饭像猴子、睡觉像虾子”。 解放前后“建湖十八团”的杂技艺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建湖,十八团的故乡,这里的人们对杂技有着最质朴的热爱,在建湖杂技的历史长河中,那曾经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杂技班子,那不曾经历过的旧日的时光,对今天的建湖人都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由于普及性广,建湖杂技形成了灵活多变、刚柔相济的南派杂技艺术风格。正是由于他们走出建湖,“建湖十八团”才随着艺人们走遍天下,在杂技界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标示。并跟河北吴桥、山东聊城齐名,以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饮誉中外。十八团的沃土培育了大批出类拔萃、堪与世界同行媲美的杂技人才。1954年,在建湖“十八团”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正式诞生了第一个集体性质的杂技艺术团体--建湖县杂技团,1957年,江苏省杂技团前身盐城市杂技团正式问世。 半个世纪的以来,“建湖十八团”继承了民族杂技的优良传统,吸取了现代舞蹈、艺术体操等艺术门类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南派杂技风格,以精湛的艺术技巧,排练出一批批新颖高雅的杂技节目。《对手顶碗》、《双人钢丝》、《滚杯》、《高车踢碗》、《双人花坛》、《敦煌造型》、《变脸》、《春江花月》等是建湖杂技的传统节目。《对手顶碗》、《滚环》、《软钢丝》、《春花秋月》等传统节目先后在华东和全国获奖。《对手顶碗》被列入影片《杂技精英》,在海内外放映。专题片《杂技故乡新苗壮》、《沃土上的鲜花》先后在江苏和中央电视台播映。近年来,先后多次次赴日本、加拿大、斯里兰卡、孟加拉、波兰、新加坡等国家访问演出和参加国际杂技艺术交流活动,并多次在为国外来华官员、企业家招待演出。
【来源:盐城市杂技团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