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网
中国佛寺的文化特征
2012年03月20日 14:41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五世纪之交的古代印度,大约到公元一世纪,当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明帝时,经西域和南海传入中国。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和佛塔,是仅次于宫殿的另一重要建筑类型。

  主要沿着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天生具有一种注重现实人生的精神,中国的宗教建筑也就发散着一种现实的、人本的气息。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佛教之于中国,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于其他各国相比,始终也没有上升到统率全社会的思想主流地位;

  2、从佛教传入之初,中国人就开始按照中国方式来改造它,使它在发展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佛教建筑也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

  3、中国佛寺与西方基督教教堂在艺术性格上很不相同,后者强调“表现”信仰者对天国向往的激情和狂热,出人意表的体形、动荡不安的气氛,是它的性格基调;前者则强调“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温婉馥郁的庭院、平易近人的结构造型,更多显现出安祥与亲和的气氛;

  4、因此,中国佛寺与住宅和宫殿有很多共通之处,同样都采取以院落形式为主的群体组合方式。这是一种人间的宗教,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

  佛寺是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佛的骨头),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处所。佛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浮屠祠、招提、兰若、伽蓝、精舍、道场、禅林、神庙、塔庙、寺、庙等名称,其大多源于梵文音译、意译,或为假借、隐喻,或为某种类型的专称、别名,到明清时期通称为寺、庙。

  不同时代、不同宗派的佛寺在建筑上存在着差异,但大体都是以佛殿或佛塔为主体,以讲堂、经藏、僧舍、斋堂、库厨等为辅助建筑,布局上沿袭中国传统的庭院形式。佛寺的宗教活动具有群众性,因而戏场、集市等相伴出现。建在山林的佛寺,则多与风景名胜相结合。中国佛寺虽是宗教建筑,却和世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建筑性质。

  中国佛寺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东汉至东晋(约公元1世纪—公元4世纪),此时佛教刚传入中国,其建筑曾借用中国传统的“祠”的名称,最初以塔为中心,四周用堂、阁围成方形庭院。此期佛寺数量不多,西晋首都洛阳周围也只有40多所。

  南北朝至五代(约公元4世纪中叶—公元10世纪中叶),这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寺的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越前代,佛寺中心立塔柱,四壁环绕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龛。北魏末年都城洛阳有寺1367所,外地有寺30000余所,全境共达40000余所,唐代更多。

  宋代至清末(约公元10世纪中叶—公元20世纪初),宋代佛教的社会作用大不如前朝,宋都的大相国寺庙会已是一个衣食器用、图书文玩、医卜星相、飞禽走兽等无所不包的大市场。“庙会”成为集市的一种重要形式,延续至近代。宋代禅宗兴盛,南宋著名大寺“五山十刹”,都是禅宗的寺院。佛寺布局也有变化,主体建筑有山门,门内左右有钟鼓楼,原三门处改为天王殿,内为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后为藏经阁。北宋以来,大寺中多供罗汉,开封大相国寺曾塑五百罗汉。

【来源:文化传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