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的杂技艺术
2015年03月04日 08:58
中国的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是都市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强大的时代,像前代那样以皇室和国家组织的大型杂技百戏演出已经少见。相反在繁荣的城市,如北宋的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都有各种街坊、市场的演出场所,当时称瓦子乐棚。杂技、舞蹈、武艺、说唱、各种形体表演艺术,同场献艺,互相观摩,无疑对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元代(公元1206年—1368年)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大帝国,它虽然统一中国只有不足百年的历史,但对中国各民族的艺术交流却产生了有力影响。中华艺术史上的奇葩——元杂剧,就是在元代鼎盛成熟起来的。 “杂剧”所以有此名称,研究者认为,就是因为当时的戏剧艺人和杂技艺人同场献艺,在戏剧演出中吸收或穿插不少杂技演出的原因。这从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保存的元代水陆画中也可以看出,其中两幅描画了杂技、幻术和戏曲人物的形象,可以看出当时他们同场作艺的情状。 《往古九流百家诸士艺术众》一幅分上下两层,上层绘士、农、工、商、医、卜、星、相各色人等,下层则是杂技、戏剧演员。特别有意义的是在这幅画里,还把当时为戏曲、杂技演出写词作本的书会才人的形象,摆在了重要地位,弥足珍贵。杂技、戏曲演员共十一人,有手技戏法、侏儒幻术、舞狮,也有宋元杂剧中的正末和净色。走在最前的侏儒,赤身肥胖,头裹碎花红巾,身上只有一红布裤衩遮羞,肩扛一瓶,可能是表演“入瓶”一类技巧与柔术的杂技。 明(公元1368年—1644年)、清(公元1644年—1911年)两代是中国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杂技与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很少在宫廷演出。特别是杂技更被视为不入流的玩艺,宫廷中基本没有杂技演出的记载,只有明宪宗(公元1465年—1488年在位)《行乐图》中有杂技表演的形象。清代杂技艺人进一步沦落江湖,但是戏曲却勃兴起来。特别是自1790年徽班进京,京剧诞生之后,戏曲武打戏对杂技武艺的吸收成空前之盛,终于形成以武戏为招徕的繁荣景象。 跟头本来是杂技技巧中的重要一项,在清代戏曲中,它被戏曲表演所吸收活用在方方面面,故清末有所谓“京剧里的跟斗,杂技里的顶”的俗话。明末安徽班就有“剽轻精悍、能扑跌打”的声誉,当年演目莲戏诸般杂技,竞呈舞台,经过近50年的熔铸冶炼,自然更有火候。徽班进京后,每场演出必有专重跌打扑斗的武戏,从当时在北京看过徽班演出的人记载看,他们的确吸收了不少杂技技巧。 清代杂技艺人漂泊江湖,生活凄苦,但出于对祖宗艺术的挚爱和对人生的追求,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蹬技”和“古彩戏法”都有了新的创造,“耍坛子”、“剑、丹、丸、豆”的系列幻术,都达到了极高水平。清代杂技除“撂地摊”,在城镇乡村中流浪卖艺外,一些技艺高超的艺人,也被邀请做富室贵家的堂会演出和逢年过节的行香走会表演。
【来源:文通网】
|
|